2017年9月6日 星期三

立體式麥克風 Stereo Microphone



立體式麥克風

Stereo Microphone





        立體式麥克風的構造是由兩個麥克風組合在單一個個體上,其中至少一個麥克風振膜的角度是可以調整的,並且通常它們的指向性是可以選擇的,或是運用一對8指向性的麥克風、或是運用一對心形指向性的麥克風來組成,可以相對90°到120°的角度不等做合適的調整。一般的立體式麥克風多運用左右兩邊相對稱的指向性進行收音,部分麥克風的指向性比較特殊,會運用到所謂的M/S收音技術(關於M/S收音技術,我們在其他章節會有比較詳盡的解說)


Sony ECM MS907


將M/S音訊轉換成立體的音訊並不困難,可以運用混音器上三個音軌、或是電矩陣(Electrical Matrix)的方式來轉換,M(Mid)代表的是兩個正規立體軌道下總和出的單音軌音訊,而S(Side)代表的則是兩個正規軌道的相減後的訊號,如下


M = (L + R)/ 2
S = (L - R) / 2

以及

L = (M + S) / 2
R = (M - S) / 2


在軌道上的配置方式為,在一個軌道中將M訊號的向位(Pan)擺放在中間,然後在另一軌道上S訊號的向位放在極左的位置,再來將另一個S的訊號放置在極右的位置,並將它的相位(Phase)反轉180度,產生出-S的訊號,如此一來3個軌道結合出的訊號便是完整的立體聲訊號。這種訊號的好處是可以透過調整S訊號的大小來加大或是縮小立體聲的寬度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複雜的立體式麥克風叫做Soundfield Research麥克風,這種麥克風裡搭載了4個次心形指向性(Subcardioid)的拾音振膜,排列安裝在一個四面體上,可以提供四種不同的訊號輸出方式,經由電子系統控制,可以在收錄之後再從四種輸出訊號選取想要使用的訊號


參考資料:Sound and Recording : Applications and Theory by Francis Rumsey and Tim McCormick, Wikipedia
圖片來源:Wikipedia Comm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