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等響曲線圖 Equal Loudness Contours



等響曲線圖 Equal Loudness Contours



          等響曲線圖(Equal Loudness Contours)又稱做 “Fletcher-Munson”曲線,Fletcher以及Munson兩人以圖表的方式呈現人類對於各個音頻的聽覺靈敏度。他們以1kHz的測試音所產生出的響度為基準,對各音頻的聲壓位準做出調整,直到人們感覺到同樣的響度,並將其結過記錄下來。這張表格是在兩人經過多次的實測後所產生的結果

圖表中響度以方為單位,1kHz的測試音在0方的響度等同於0dB的聲壓位準,而沿著0方所畫出的曲線,都擁有0方的響度,例如:100Hz的頻率在聲壓位準為36dB時,同樣擁有0方的響度。在Fletcher-Munson之後,還有其他版本的等響曲線圖誕生,使用稍微不同的音色作為測試用音

可以注意到的是,聲音在高音壓位準的狀態下所產生的響度曲線,比低音壓位準的狀態下所產生的響度曲線,來得平順一些,這個現象對於工程師或是音樂人等,在進行錄音或是混音工作時,所聆聽的音量有相當重要的影響,是必須考量的關鍵之一

響度的測量單位是方(Phon),當聲音剛好處在可以被感知的臨界點時,我們稱這聲音有0(0 phons)的響度,而聲音的強度大約達到140(140 phons)時,會讓聽覺系統感覺到壓迫且痛苦,所以一般認為人類大概可以承受140方的響度範圍


參考資料 Wikipedia, Sound and Recording : applications and theory
圖表來源 FletcherMunson ELC.svg Wikimedia Comm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