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聽覺與響度 Hearing and Loudness



聽覺與響度 Hearing and Loudness




類或是動物可以藉由聽覺器官接收聲波,並以大腦解讀,產生聽覺的感應,一般相信人類可以感知的聲波介於20Hz~20,000Hz(20kHz)的頻率,低於20Hz的稱為次聲波,而高於20,000Hz(20kHz)的稱為超聲波。據了解,其他種類的生物與人類有不同的聽覺能力,可以接收不同頻率範圍的聲波




           響度(Loudness)是人們聽覺的主觀計數單位,而聲壓位準(SPL,Sound Pressure Level)則是聲音壓力大小的計數單位響度與音訊的聲壓位準並沒有固定的關聯性。我們的耳對於各個頻率有不同的靈敏度,針對這個樣子的特性,我們用一組曲線來呈現,生出的圖表就是一般所謂的等響曲線圖(Equal Loudness Contours)。這樣子的特性與我們耳的構造有些關聯,部分是因為外耳共振會對中間頻率的音源生一個高峰,所以耳膜對於中頻率的聲壓會比較敏感


響度的測量單位是方(Phon),當聲音剛好處在可以被感知的臨界點時,我們稱這聲音有0方(0 phons)的響度,而聲音的強度大約達到140方(140 phons)時,會讓聽覺系統感覺到壓迫且痛苦,所以一般認為人類大概可以承受140方的響度範圍


參考資料 
Sound and Recording by Francis and Tim McCormick 
Wikipedia

圖片來源
Wikipedia Comm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